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位于基础医学部四楼,创建于2007年,是在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实验室的基础上组建而成。实施校、部两级管理,功能职责包括教学研究、科普宣传和科学研究。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50%,双师型教师占比90%,形成老中青传帮带良好的教学团队。开设课程包括《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基础医学概论》等,同时联合人体解剖教研室开展针对康复专业的《康复治疗解剖生理基础》与针对药学专业的《人体解剖生理学》课程。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实验室总面积约1200平方米,可同时开放6个实验室,开展了20多个实验项目。每学年约有3万人次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可完成实验教学1000余学时。实验室仪器设备共110套,其中计算机40台,生物信号采集系统MD3000型36套,虚拟仿真系统软件1套。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研室近年来主持并参与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0余项;获得各级教科研成果奖励30余项;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参编著作、教材16部,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
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根据所授课程的特点结合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以培养专业知识扎实、技术能力强的知识技能型人才和具有较高素质的健康服务人员为目标,不断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贯彻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努力创建活力课堂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教学内容设置上,除了理解基础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课程的前沿内容外,融合多门专业课程中的相关知识,导入临床和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枯燥的生理机制和记忆繁杂的医学名词术语。结合实践内容,联合企业人员创编以任务驱动为主的工作手册式教材,增加丰富的数字化资源,生动形象的呈现教学内容。充分运用小组教学、案例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强化过程性评价、增值评价的多元化评价模式,创建模拟家庭微信群,通过研学作业构建家庭、学校、企业三方促学新态势,着力凸显教师引导、学生主体、寓教于乐的新课堂。此外,在教学实践中全程渗透思政教育、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等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使学生获得知识、能力的同时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完成教学目标。

朝气蓬勃的教研室教师合影
教师辅导学生反射弧的分析实验课

教师自己制作的视频教学资源